他们是一些生活在城市边缘的人,为五光十色的都市生活付出艰辛的劳作,却难免赔上了儿女的学业、未来与发展。然而,他们并不气馁,仍然在城乡之间艰难跋涉、奋力打拼。只是在今天,他们更加懂得珍惜,为了孩子,自己该如何慎重选择。
城乡随迁对儿童福祉的“因果效应”
近日,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从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得到了一份题为《流动、回流与留守困境:代价与出路——“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及财政政策挑战”》的报告。这个报告给出了这样的结论:与父母随迁的流动儿童在各项儿童发展指标上,均显着高于留守儿童及与父母均未迁移的儿童,但低于流入城市儿童的水平。
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谢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根据反事实的因果分析框架,通过对从乡村迁移到城市儿童的干预,分为试验组(经历了城乡迁移的儿童)和对照组(未经历城乡迁移的儿童),考察了随父母随迁到城市后对流动儿童的影响。
研究结果发现:流动儿童在数学测试、做家务、学习时间、身高、体重、饮食多样性等各项儿童发展指标上的得分,显着高于留守儿童或是与父母均未迁移的儿童。在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城市拥有较高端的资源配置,由农村向城市迁移使儿童因拥有了更多资源,在各项发展上会更靠近城市儿童,这对迁移儿童发展的影响是积极而正面的。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陈媛媛及其合作者暨南大学经济与社会研究院院长冯帅章教授,分别在2010~2016年对20所学校的2900多名小学四年级学生、在2015~2017年对19所学校的3000多名小学四年级学生的追踪调研中发现,流动儿童和流入地儿童在认知水平测试中的差距正在逐年缩小。类似针对流动儿童的研究还在持续,研究者们正在对决策与落实之间曾经有过的认知与选择予以评估,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政策把脉、开具“药方”。
面对数以千万计的流动儿童,国家政策的出台固然需要认真斟酌、仔细掂量;但作为父母,仅缘于在流动迁移中将子女带在身边,能够获得远超过把他们留在家乡所能够获得的好处这一点,就不愿也不该把子女丢在故土,让自己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缺席者”。
“流动人口之家”的艰难选择
不少进城务工的父母不愿意做孩子成长的“缺席者”,小张就是其中一员。
生于1985年的小张,是曾经的留守儿童,15岁辍学,来到北京的四环市场做起了父母的小帮手。
北京四环市场于2014年9月底被关停,市场运营了15年,也见证了小张从少年到成年,从结婚到养育出俩儿子的美好时光。小兄弟俩先后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研究生与老师组成的志愿者组织——四环游戏小组,这是个旨在为流动人口子女提供公益性学前教育的服务机构。哥哥2012年毕业时,外地户口在京幼升小的政策比较宽松,没费太大力气就争取到入读公立小学的资格。到弟弟毕业的2015年,政策收紧,一家人颇费周折才争取到上公立小学的资格。
2016年春节,小张一家却在酝酿着送两个孩子回老家河北衡水,进寄宿制学校。
为什么要放弃得来不易的北京公立小学的求学机会?原来,四环市场被拆之后,家里就没有了固定的生活来源。2015年,小张先在东直门地铁附近租了个早餐外卖窗口,勉强维持生计,但需要每天凌晨三点起来炸油条、做油饼,夫妻俩要想照顾好两个孩子完全力不从心。
2015年年底,小张把外卖窗口转租出去,又租下了南五环大兴区的一家店面做羊汤生意。最让人头疼的是兄弟俩上学的地点一个在什刹海、一个在西单,送孩子上下学成了最大的困难。
因在四环游戏小组学习过多时,且多次参加过家长读书会,小张心里十分清楚,让孩子远离父母,非常不利于他们的身心成长。但另一方面,又有不得不送他们走的实际困难。
眼看着2016年新学年开学的日子一天天临近,妻子应马上把孩子送回老家,小张却拗着不办,小两口越来越焦虑。他们一方面对自己新的生意心里没底,一方面对孩子哭闹不愿离开爸妈感到心痛。小张逢人便说:“真的不想让孩子离开自己身边,可不这样又能怎么办?”
在周围人的帮衬与支持下,目前小张一家还在北京一起坚守着。
不可否认,流动儿童异地上学仍面临一些难题。与小张相比,另一些家庭显得更加无奈。 在北京海淀区经营一家小蔬菜杂货店的杜女士告诉记者,两个女儿和儿子都在山东老家上学,她原打算把儿子留住身边,从2015年春节前她就开始为当年上学的儿子提前准备非京籍儿童入学要求的“五证”。令她没想到的是,由“五证”又派生出了诸如儿童户籍所在地无人监护证明、父母双方劳动合同、社保权益记录、双方所在单位营业执照、租房合同、房租完税证明、房东夫妻的身份证、房产证等多个证明。尽管她东奔西跑,最终还是没能办齐所有证件。“没办法,只能让儿子也成为留守儿童了。”杜女士说。
在北京市朝阳区小红门乡打工的家长沈女士,因为小儿子不能顺利入学,2015年带着大女儿和小儿子回到了河北沧州老家,与丈夫过起了分居生活,“孩子不是留守儿童,我必须变成留守妇女。”她说。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河北衡水距离北京270公里,一些在北京务工的外地家长选择将孩子送去衡水上学。每月放假回京一次,待上几天。在家长们看来,“总好过把孩子扔在家里当留守儿童”。这些孩子中有初中生,也有小学生。一位名叫刘建哲的母亲道出内心的纠结:“谁不想孩子每天跟自己在一起呢?可没有北京户口,孩子不能在这里高考,只能想别的办法。”
来自底层家庭教育的“慢镜头”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燕是四环游戏小组的创始人。经过多年与前来参与四环游戏小组的家长接触,张燕发现,这些最底层的城市流动人群,不仅非常愿意亲自参与孩子的早期教育,还能做得很好。
笑笑妈妈就是他们中的一位。笑笑到游戏小组学习三年多了,笑笑妈也经常通过游戏小组的家长读书会和每月家长会分发的宣传资料不断学习,她在对孩子的教育中惊喜地发现:孩子比大人更能信守承诺,有时候孩子的善良和自制力会超乎大人的想象。
因为工作关系,笑笑妈不能时常参与到游戏小组和孩子们的日常活动中,姥姥偶尔会跟笑笑妈抱怨笑笑上课时不认真听讲,不积极回答问题,和小朋友玩耍时会斤斤计较。通过学习笑笑妈明白这其中肯定有原因。
于是,笑笑妈一边积极鼓励与劝慰笑笑,一边试着去了解可否有过打击孩子自信的小伤害发生。在与孩子反复沟通交流后,要求笑笑每天改变一点点。不久后的一天,笑笑妈下班刚到家,姥姥便说今天老师表扬笑笑了,上课认真,积极回答问题。笑笑妈开心地夸奖女儿确实做到了对自己的承诺。笑笑说,我答应了妈妈,当然要说到做到。从那天起,从姥姥源源不断的反馈中,笑笑一天比一天有进步。
妈妈还发现,孩子的自制力变强了,不像原来那样随便发脾气了。笑笑妈表示,家教方式的调整必须从自己做起,要谨言慎行,尽量给笑笑以阳光、热情和积极的正能量。
转载自《中国妇女报》